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(2015):修订间差异
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{{法规标题 | 标题 =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 | 年份 = (2015年) | 发布标题 = | 发文字号 = | 起草说明 = }} {{CNinfobox | 简称 = | 发文机关 =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| 发文字号 = | 发布日期 = | 生效日期 = | 施行日期 = | 征求意见日期 = | 意见征求结束 = | 最新修订 = | 最新修改 = | 废止日期 = | 现行法规 = | 现行法规施行 = | 法律效力位阶 = |…” |
无编辑摘要 |
||
(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4行: | 第4行: | ||
| 发布标题 = | | 发布标题 = | ||
| 发文字号 = | | 发文字号 = | ||
| 起草说明 = | | 起草说明 = (2015年12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公布 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) | ||
}} | }} | ||
{{CNinfobox | {{CNinfobox | ||
| 简称 = | | 简称 = | ||
| 发文机关 =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| | 发文机关 =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| ||
| 发文字号 = | | 发文字号 = | ||
| 发布日期 = | | 发布日期 = 2015年12月21日 | ||
| 生效日期 = | | 生效日期 = | ||
| 施行日期 = | | 施行日期 = 2016年4月1日 | ||
| 征求意见日期 = | | 征求意见日期 = | ||
| 意见征求结束 = | | 意见征求结束 = | ||
| 最新修订 = | | 最新修订 = | ||
| 最新修改 = | | 最新修改 = | ||
第20行: | 第22行: | ||
| 现行法规 = | | 现行法规 = | ||
| 现行法规施行 = | | 现行法规施行 = | ||
| 法律效力位阶 = | | 法律效力位阶 = 规范性文件 | ||
| 原文链接 = | | 原文链接 = https://www.samr.gov.cn/zw/zfxxgk/fdzdgknr/bgt/art/2023/art_dfb58457df06441ba422240b58b4a146.html | ||
| 发布公告 = | | 发布公告 = | ||
| 历史法规1 = | | 历史法规1 = | ||
| 历史法规2 = | | 历史法规2 = | ||
| 相关中国法规1 = | | 相关中国法规1 = | ||
| 相关中国法规2 = | |||
| 相关欧美法规1 = | | 相关欧美法规1 = | ||
| 现状 = 生效 | | 现状 = 生效 | ||
}} | }} | ||
<div style="text-indent:20px;"> | <div style="text-indent:20px;"> | ||
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,保证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科学、规范,根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,制定本规则。 | |||
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、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使用通用名称,通用名称的命名应当符合本规则。 | |||
第三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科学、明确,与产品的真实属性相一致。 | |||
第四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应当使用中文,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。 | |||
第五条 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预期目的、共同技术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应当使用相同的通用名称。 | |||
第六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由一个核心词和一般不超过三个特征词组成。 | |||
核心词是对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原理、结构组成或者预期目的的医疗器械的概括表述。 | |||
特征词是对医疗器械使用部位、结构特点、技术特点或者材料组成等特定属性的描述。使用部位是指产品在人体的作用部位,可以是人体的系统、器官、组织、细胞等。结构特点是对产品特定结构、外观形态的描述。技术特点是对产品特殊作用原理、机理或者特殊性能的说明或者限定。材料组成是对产品的主要材料或者主要成分的描述。 | |||
第七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除应当符合本规则第六条的规定外,不得含有下列内容: | |||
(一)型号、规格; | |||
(二)图形、符号等标志; | |||
(三)人名、企业名称、注册商标或者其他类似名称; | |||
(四)“最佳”、“唯一”、“精确”、“速效”等绝对化、排他性的词语,或者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; | |||
(五)说明有效率、治愈率的用语; | |||
(六)未经科学证明或者临床评价证明,或者虚无、假设的概念性名称; | |||
(七)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,夸大适用范围,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、欺骗性的内容; | |||
(八)“美容”、“保健”等宣传性词语; | |||
(九)有关法律、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。 | |||
第八条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,医疗器械通用名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。 | |||
第九条 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命名依照《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》(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)的有关规定执行。 | |||
第十条 本规则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。 | |||
</div> | </div> | ||
[[Category:中国法律法规]] | [[Category:中国法律法规]] | ||
[[Category:规范性文件]] | [[Category:规范性文件]] | ||
[[Category:上市许可申请]] | [[Category:上市许可申请]] | ||
[[Category:医疗器械]] | [[Category:医疗器械]] |
2025年3月30日 (日) 21:38的最新版本
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
(2015年)
发文机关 |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|
---|---|
发布日期 | 2015年12月21日 |
施行日期 | 2016年4月1日 |
法律效力位阶 | 规范性文件 |
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samr.gov.cn/zw/zfxxgk/fdzdgknr/bgt/art/2023/art_dfb58457df06441ba422240b58b4a146.html |
现状: 施行中 |
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,保证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科学、规范,根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,制定本规则。
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、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使用通用名称,通用名称的命名应当符合本规则。
第三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科学、明确,与产品的真实属性相一致。
第四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应当使用中文,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。
第五条 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预期目的、共同技术的同品种医疗器械应当使用相同的通用名称。
第六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由一个核心词和一般不超过三个特征词组成。
核心词是对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原理、结构组成或者预期目的的医疗器械的概括表述。
特征词是对医疗器械使用部位、结构特点、技术特点或者材料组成等特定属性的描述。使用部位是指产品在人体的作用部位,可以是人体的系统、器官、组织、细胞等。结构特点是对产品特定结构、外观形态的描述。技术特点是对产品特殊作用原理、机理或者特殊性能的说明或者限定。材料组成是对产品的主要材料或者主要成分的描述。
第七条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除应当符合本规则第六条的规定外,不得含有下列内容:
(一)型号、规格;
(二)图形、符号等标志;
(三)人名、企业名称、注册商标或者其他类似名称;
(四)“最佳”、“唯一”、“精确”、“速效”等绝对化、排他性的词语,或者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;
(五)说明有效率、治愈率的用语;
(六)未经科学证明或者临床评价证明,或者虚无、假设的概念性名称;
(七)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,夸大适用范围,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、欺骗性的内容;
(八)“美容”、“保健”等宣传性词语;
(九)有关法律、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。
第八条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,医疗器械通用名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。
第九条 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命名依照《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》(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)的有关规定执行。
第十条 本规则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。